預制混凝土行業技術創新論壇紀實2015年
發布時間:2021-04-06 來源:河南豫信致誠
打造混凝土預制構件與預制建筑的現代產業形態
早在2015年6月26日,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廈門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廈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建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預制混凝土技術論壇在廈門正式召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中國預制混凝土論壇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堅持不懈打造的服務預制混凝土行業技術創新發展的品牌活動。

論壇的技術創新特色鮮明,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在行業內外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我國預制建筑工程發展的促進作用也越來越大。他相信本次論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將取得新發展,再上新臺階。借此機會,他對預制混凝土構件行業的發展提出三點期望。
??1、借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勢,創新商業模式,推動預制混凝土構件產業創新發展。
自上世紀80年代之后,預制混凝土構件產業發展進入低谷,預制建筑工程幾乎全面退出房屋建筑工程。今天,在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推動下,建筑業開始真正進入工業化和工廠化時代,建筑構件產業的發展也進入了這一新的時代。但是,在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不同建筑技術的競爭,對混凝土預制構件和預制建筑產業的技術發展,以及對預制混凝土產業的經濟結構形態都提出了與過去不大相同的要求。例如,建筑設計的個性化、建筑開發商的多元化,都對工廠化和規模化的產業經濟發展模式和企業的研發能力提出了挑戰。因此,和現澆混凝土建筑施工相比,企業家們必須找到一條適應這種市場需求的也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具有競爭力的發展之路。例如,海爾目前的“職工的創客化+制造的平臺化”模式,形成了企業內部“大眾創業創新”的機制,既能快速響應市場個性化需求,又能實現企業規模化制造效益的商業模式。
??2、融合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BIM技術、3D打印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等現代制造和建造技術,創新形成高效、經濟、高品質、高性能、多功能的預制建筑構件的制造和施工技術。
企業要努力突破建筑異型構件的3D制模技術,大幅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實現建筑個性化造型構件的經濟制造;要通過互聯網技術與社會上各個設計研發單位形成研發、設計和產品開發技術聯盟,形成圍繞企業需要的社會化創客設計體系,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要采用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像加工機械零件一樣制造構件,像組裝汽車一樣建造房屋,打造混凝土預制構件與預制建筑的現代產業形態。
??3、對接資本市場,加速先進技術的市場推廣和企業的集團化發展。
以集中的技術研發中心+分散的制造單元,形成高水平的研發設計與具有地產地銷地服的物流和服務優勢。從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的發展實踐來看,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發展模式。當前預制混凝土制品行業的產業結構分散,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創新力和競爭力不足,在市場競爭中難以發展。因此,我們鼓勵中小企業積極向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靠攏,通過聯合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形成企業集團,快速做大做強。